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景区 >嵩县杨山风景区 嵩县杨山风景区门票

嵩县杨山风景区 嵩县杨山风景区门票

景界旅行网 · 2024-05-15 01:06:02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嵩县杨山风景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嵩县杨山风景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民国名噪一时的“镇嵩军”是如何走向瓦解的?

镇嵩军本是臭名昭著“乌合之众”,后来为了民族大义,献身抗战!抗战时期,其和日军从山西打到河南。最后,为了守住洛阳,全军仅存十分之一!

嵩县杨山风景区 嵩县杨山风景区门票

武昌起义后,河南人王天纵在嵩县组织武装反清,攻打洛阳。战败后,王天纵到陕西和张钫汇合,组建了“秦陇豫东征军”。清帝退位后,袁世凯为了缩减军费开支,令全国缩减军队。

“秦陇豫东征军”的首领张钫便呈请民国政府,把陕军中的原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义军改编为“镇嵩军”。之所以叫“镇嵩军”,是因为当时河南都督是张镇芳,而军队又分布在嵩山的几个县附近。

而此时,王天纵升职去了北京,张钫就推荐德高望重的石言当镇嵩军统领。刘镇华利用石言谦虚,推辞不就的机会,自己当了镇嵩军统领。因为刘镇华的名字也有一个“镇”,所以,也有人说“镇嵩军”的“镇”取自于刘镇华的名字。

镇嵩军建立之初,只有3000余人。1925年,刘镇华利用阎锡山和吴佩孚的关系,被任命为“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”,开始扩编军队。其吸纳的主要是镇嵩军旧部、土匪、红枪会、大刀会等乌合之众。

之后,刘镇华率部打败了逃到河南的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,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等仨人。经此一战,刘镇华名镇一时,号称拥兵十万!此时,刘镇华膨胀了,竟然率军攻打西安,将西安围困了8个月。

在《白鹿原》中,也有讲这个事。到滋水县白鹿原征粮的,就是镇嵩军。幸好,西安有李虎臣、杨虎城"二虎守长安",又有冯玉祥援军救援,镇嵩军大败而回。刘镇华本人,也是先投冯玉祥,又投蒋介石。

镇嵩军被冯玉祥打败后,被收编为西北军(第二集团军)第八方面军。冯玉祥败给蒋介石后,又被编成第11路军,后改为15军。

1937年,全面抗战爆发后,15军调往前行,先后参加了太原会战、中条山会战、豫中会战、豫西鄂北战役等。最终,到1944年4月,“镇嵩军”在洛阳保卫战中,打了成军之后的“最后一战”!

此时,15军军长是武庭麟(洛阳伊川人),副军长姚北辰,都是跟随刘镇华征战多年的镇嵩军旧部。而且,15军下辖的64师师长刘献捷,还是刘镇华的儿子。

镇嵩军是民国时期活跃在陕西和河南两地的军阀武装,该军阀武装全盛时期的人数达到十万人,属于民国时期势力较大的一支地方军阀武装。

镇嵩军最早的领导人是王天纵,王天纵是清末河南西部的刀客头目,刀客是清末陕西和河南地区对土匪的一种称呼。清末很多地方的土匪都有特殊称呼,山东的土匪被称为响马,东北的土匪被称为胡子,陕西和豫西的土匪就被称为刀客。

在清朝灭亡之前,同盟会派遣了一些代表前去联络刀客武装,共同推翻清朝的统治。同盟会会员刘镇华取得了王天纵的信任,成功控制了王天纵的部队,并且依靠着这支部队参与了辛亥革命。

辛亥革命结束后,王天纵进入北京任职,刘镇华带领王天纵的部队驻扎在豫西,因为这支部队的驻地靠近嵩山,人们都称这支部队为“镇嵩军”。镇嵩军最初的时候只是一支规模较小的土匪武装,但是刘镇华非常善于见风使舵,在各大军阀的斗争中获取利益,镇嵩军也逐渐的发展壮大起来。

陈树藩统治陕西期间,刘镇华依靠着镇嵩军的势力,获得了陕西省长的位置。后来陈树藩被直系军阀赶出陕西,刘镇华又翻脸无情,帮助直系军阀控制了陕西,保住了自己的地位。冯玉祥担任陕西督军期间,刘镇华知道冯玉祥喜欢基督教,专门请基督教的牧师来到镇嵩军传教,赢得了冯玉祥的好感。

冯玉祥率领军队出陕作战后,让刘镇华代理了陕西督军。冯玉祥偷袭曹锟的时候,刘镇华看到吴佩孚兵强马壮,没有跟随冯玉祥一起背叛直系。

很多人都是通过电视连续剧《白鹿原》里面知道“镇嵩军”这支部队的。

作为活跃在民国舞台上的一支地方武装,它确实没有蒋介石、李宗仁、阎锡山等人的部队出名,但它也曾在历史上留下过足迹。

民国成立那会,对原有的地方武装进行了整编。其中包括陕军首领张钫领导的部队。张钫想保全一些部队,就上报国民政府,将手下一部分主要由河南籍士兵组成的部队改编成一支新的部队,因为这支新成立的队伍主要是在河南嵩山一带活动,又加上当时河南督军叫张镇芳,就两下一综合起了个响亮的名字——“镇嵩军”。

镇嵩军剧照:

镇嵩军的统领叫刘镇华,本来这个军长不是他的,他是耍了点手段,才得以被委任的。 镇嵩军成立之初,下辖三个团(标)和一个营,总兵力有3000多人,主要驻扎在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。

1925年,刘镇华投靠了吴佩孚和阎锡山,并利用吴和阎拨给他的装备,招兵买马,队伍不断壮大。特别是1926年打败了国民军第二军,声威大震,部队迅速发展到十万人马。

《白鹿原》中对再现了镇嵩军围攻西安的历史场面,刘镇华和镇嵩军围困西安整整8个月,后来冯玉祥援军到来,才将刘镇华赶跑。

这次战斗过后,刘镇华感觉冯玉祥势力挺大,有人有枪,能罩得住,不久就又投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。老冯委任他为第八方面军总指挥。

他手下也有不愿意投冯的,包括“东陵大盗”孙殿英分别投靠了张作霖和张宗昌。中原大战前,镇嵩军冯玉祥和阎锡山改编为第十一路军,在中原大战,冯、阎被老蒋打败后,刘镇华又投靠了老蒋。

刘镇华剧照:

刘镇华屡次改换门庭,和他的出身是分不开的。他原是清末秀才,酷爱习武,光绪末年加入王天纵的“刀客”组织,在陕、豫一带活动。



镇嵩军确实在民国初期名声很大,如果说这是一家创业公司,第一位创始人就是王天纵,河南伊川县人。1896年,他开始占山为王,劫贫济富,被人称为中州大侠。

第二位创始人是刘镇华,河南巩义县人。从小熟读四书五经,1908年,他加入了同盟会,在豫西发动反清革命活动。辛亥革命前夕,刘镇华正式加盟王天纵的刀客队伍。如果说王天纵是晁盖,那么刘镇华就是宋江。

1911年11月,这一支起义部队开始攻打洛阳,因为装备落后,缺乏正规训练,初战失败。在刘镇华的建议下,起义军向西转进,和组建的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会合。

中华民国成立后,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职,这支军队就交给了刘镇华。当时的河南都督张镇芳是个文人,迫切需要一支信得过的军队,帮他来镇压豫西的土匪。

这时在镇嵩军建立过程中,起到非常重大作用的投资人出现了。他就是张钫,字伯英,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人,这个地方离我家只有几公里。在他的推荐下,袁世凯任命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。取张镇芳的镇和嵩山的嵩字,把这次军队命名为镇嵩军,从此这一家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了。



镇嵩军分三标一营,第一标分统柴云升,第二标分统张治公,第三标分统憨玉琨,外加炮兵营营长武衍周。这些军官都和豫西的刀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张镇芳对他们也是半信半疑,是他们纳投名状的时候了。

像东北的张作霖一样,利用土匪剿匪的确是比较好的办法。他们熟悉土匪的行踪,迅速平定了豫西的匪患,并且还把内部和土匪有关联的两三千人全部杀掉。这些成绩迅速取得了张镇芳的认可,这家创业公司开始在行业内站稳脚跟了。

在二次革命时,刘镇华迅速投靠了袁世凯。在镇压白朗起义时,镇嵩军立下大功。刘镇华把白朗的人头献给了袁世凯,袁世凯注资了10万元,并且封刘镇华为陆军中将。袁世凯死后,刘镇华又投奔了段祺瑞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嵩县杨山风景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嵩县杨山风景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