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镇江北固山风景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镇江北固山风景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
镇江的北固山,山不高,也不大,但它的名气很大。比“卒然天立镇中流,雄跨东南二百州”的金山大,比“万川东注,一岛中立”的焦山大,它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北固山的名气大,因为北固山上屹立着无数英雄:三国英雄刘备、孙权在此联姻,南朝梁武帝在此写下“天下第一江山”,历代文人雅士(李白、苏东坡、陆游、沈括、姚广孝、米芾、 ......)登临北固,即景抒情,壮怀激烈,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。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民族英雄辛弃疾曾多次站北固山顶,遥望滚滚长江与茫茫原野,抒发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,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”的感慨。
我顺着登山的“龙脊”登北固,沿途林荫成行,满眼苍翠。行走在这路上,想象着刘备孙权在此遛马、试剑,想象着赵云在此穿着铠甲、拿着武器为刘备成亲保驾, ......。北固山上,三国人物如影如幻,时时浮现,人们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三国时期。
“龙脊”尽头,廊壁上有一幅雄浑有力的石刻: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这石刻是有故事的:当年,孙刘联姻,孙权陪刘备观赏江景,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,气势雄伟,不禁称赞:“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”。南朝梁武帝萧衍登北固山,见江山壮丽,遂写下“天下第一江山”。南宋著名书法家吴据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。清朝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。从此,北固山以“天下第一江山”誉满天下。廊壁上的大字,贯穿了自三国以来的历史,书写着历代英豪情怀。廊壁上,沉淀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。
北固山的最高点,建有祭江亭。相传三国时,孙刘联盟破裂后,刘备夫人孙氏被骗归江东。彝陵大战,刘备兵败病死在白帝城,孙氏闻讯,在此亭设奠望西遥祭,投江自尽。祭江亭下,石壁悬江,雄奇峻险。当年,辛弃疾披着斗篷,挎着长剑,捋着胡须,站立亭中,凭栏眺望,心系社稷,感叹人生:“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、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、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元嘉陵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、灯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、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?
站在北固山顶,望长江,滔滔江水,滚滚东去;望镇江,依山傍水,美景尽收。心头浮起了李白的诗句:“丹阳北固是吴关,画出楼台云水间; 千岩烽火连沧海,两岸旌旗绕碧山”。
我踏着石阶走下山崖,结束了北固山的游览。回首再望:北固山只有58米,并不高大,但北固山雄峙大江,阅尽人间成毁兴亡;北固山上屹立着的众多的历史人物。北固山是一座让人肃然起敬、必须仰望的山。
金山,主题为金山寺,也叫江天禅院,著名典故有法海长老和白素贞在此斗法,水漫金山,许仙曾在此出家。另一个典故是南宋时期,抗金名将韩世忠在此与江北金兵决战,其夫人梁红玉放弃提前撤退的机会,亲自上金山顶擂鼓助阵,誓与镇江共存亡,守城士兵倍受鼓舞以一当十大胜金兵,史称《梁红玉击鼓退金兵》。
北固山,主体为甘露寺,典故为三国时期刘备招亲故事的发生地。传说周瑜给孙权出计,以胞妹孙尚香假嫁刘备,引刘备往东吴软禁,以索回荆州。刘备听取诸葛亮的计策,不在建业(今南京)登陆,顺流而下到南徐(今镇江),登陆拜访乔国老(孙策和周瑜的丈人,大乔小乔的父亲,镇江城南乔家门小乔村),借由乔国老的嘴告知吴国太刘备招亲的事,同时在南徐城大肆采购聘礼,让老百姓都知道孙刘联姻,被蒙在鼓里的吴国太得知后大骂孙权和周瑜,然而事情已无法挽回,幸而当时刘备是皇叔的身份,也只好约他甘露寺相亲,若相中则成亲,相不中由孙权处置。结果刘备虽然年纪大,但是面白而耳大,手长及膝,一副大器富贵相,吴国太非常喜欢。后来孙尚香不但嫁给了刘备,还帮助他逃脱东吴的软禁,回到荆州发展。北固山下还有名将太史慈的墓。
焦山山裹寺,金山寺裹山。
各有千秋,别有特色。
这两处景点,都以人文古迹为主要特点,了解其历史传说和故事,就会玩得津津有味。
随着千年以来,地形地貌的改变,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古代文人墨客描述的那种大江东去,惊涛拍岸的感觉了。
作为老镇江人,只能感概一句:司空见惯浑间事,莫与诸方论短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镇江北固山风景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镇江北固山风景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相关资讯: